先进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论坛在杭州圆满落幕

2024年11月7日先进制造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论坛在杭州圆满落幕。本次论坛由中国计量大学主办,《中国计量大学学报》编辑部、中国计量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和艾笛特(杭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协办。

论坛由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王斌锐教授和《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杂志社副主编王伟共同主持。论坛汇聚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围绕“先进制造”前沿发展技术、创新应用和未来展望进行探讨交流,共同推动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

中国计量大学党委书记徐江荣在论坛上致辞,简要介绍了中国计量大学的办学特色、办学规模和教学科研情况,强调了智能制造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展望了学校在先进制造技术创新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为各位专家和学者提供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良好平台,共同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作特邀报告《机器人化智能制造》丁院士介绍了未来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指出深海、深空等极端环境对制造品质的高要求,并强调传统人工和机械化制造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亟需研发机器人化的智能装备和创新制造模式。

清华大学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辛军作了题为《变革性高端制造技术与装备》的主旨报告。刘教授分别探讨了自然生命体和人造机器的运动和构成原理,提出了手--脑协同的理念,并试图将这种理念应用于移动式加工装备的研发。刘教授还分享了团队在机器人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手--脑协同、并联机构、测量技术以及小型化、轻量化等方面的重要性。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李文龙以《航空大构件机器人铣削精度保障技术研究及测试验证》为题作主旨报告。李教授全面介绍了团队在三维视觉测量、机器人检测和机器人加工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技术挑战和未来规划,强调了技术创新和实际应用的重要性。

天津大学教授梅江平作了以《高性能混联加工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为题的主旨报告。梅教授介绍了团队最新研发的TriMule新型五自由度混合机器人,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成功解决了关节臂复杂、误差补偿和轨迹规划等精度难题,实现了高精度控制和加工此次突破不仅为我国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我国在全球高端制造领域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董登峰的报告题目为《激光跟踪仪与工业机器人在线校准技术研究》。董老师分享了团队在激光跟踪仪相关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高速干涉测量、高精测距、激光跟踪技术、目标精准识别、高精度姿态测量以及隐藏点测量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突破为激光跟踪仪的精度和性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志军的报告题目是《工业智能与机器人系统在柔性制造中的应用实践》。徐总指出柔性制造的本质在于实现生产系统的灵活性与高效性,其核心要素涵盖了数字化生产、自动化流程的优化、高度的适应性以及系统的持续进化能力。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在柔性制造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它不仅推动了生产过程向更高层次的智能化迈进,还为整个制造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与深刻变革

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王斌锐教授作了题为《工业机器人校准与关节臂测量》的主旨报告。王教授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分布校准方法该方法基于距离模型和物理模型,通过比较机器人计算得出的末端两点距离与激光跟踪仪测量的实际距离来校准机器人参数。这种方法减少了需要求解的参数数量,并通过迭代计算提高了计算精度。

在圆桌论坛环节,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中国计量大学教授王琪冰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李文龙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志军杭州市余杭区海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副主任、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秘书长宋伟杭州芯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创合伙人李清蕾共五位专家就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技术、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专家们一致认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需要深厚的跨学科知识支撑、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他们强调,未来只有坚持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和复合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智能制造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产业合作搭建了平台,也为推动我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并进,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产学研合作为支撑,以人才培养为基石,共同推动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数字化转型,为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