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量学院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培养方案(代码:0811)
一、学科简介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控制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控制科学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控制问题,即为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
本学科紧紧围绕学校在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等方面的办学特色,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研发能力强,学历、学缘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具备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奖助体系,研究生培养过程规范,致力于控制学科创新型的高素质学术人才培养。
本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系统工程(08110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装备制造控制技术(0811z1)。其中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是浙江省重点学科,国家质检总局重点建设学科。
本学科针对控制学科发展趋势并结合质检行业特殊需求,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和多领域结合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包括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温度计量与控制、机器人控制理论及其在计量领域的应用、检测装置的运动控制技术、太赫兹控制和测试技术等多个研究方向已经取得一系列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
学科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及副高职称人员40人,博士(后)学位教师48人;本学科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人,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浙江省151人才第一、二层次2人,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人员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5人。
二、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端正,学风严谨,具有追求真理和献身于科学事业的敬业精神,身心健康。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可胜任本领域的相关工作,可在机械、电力、化工、能源、交通、信息等行业就业。
3、掌握并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表达能力等。
三、研究方向
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研究控制理论与控制方法及其在各种系统中的应用,如线性与非线性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智能控制、多变量控制、系统辨识、智能优化与智能维护、高性能伺服运动控制、流体动力控制等。
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研究多传感器集成与融合、微纳器件设计与制造、传感器网络、现场总线、系统集成、量子信息处理、太赫兹波、过程检测与控制、电测与控制等技术与装置。
3、系统工程
面向机电产品及其零部件的生产,开展产品物流工程、质量工程方法、质量管理认证、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关研究。面向特种设备,开展运行可靠性分析、性能试验方法和安全保障、系统节能减排技术研究。面向制造企业,研究制造过程管理、生产系统优化、产品数据管理等。
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研究以各种传感器为信息源,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和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或装置的方法、途径与实现,以提高系统性能。包括计算智能、多媒体信号处理、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与智能仪表等。
5、装备制造与控制
研究机电装备结构/控制一体化系统、先进的耦合系统建模方法和技术、先进数控装备功能实现、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电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企业生产制造模式的理论、技术、方法等。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可根据研究生实际学习情况浮动,最长不超过4年。
五、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不少于 16 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于 8 学分,必修环节 4 学分,总学分不少于 28 学分。详见附表1-学科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六、学位论文工作
详见附表2-学科学位论文工作。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经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申请授予学术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原则上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不低于总分的60%,但对于科研业绩较突出的研究生(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不低于总分的60%,科研业绩达到学位授予基本条件两倍;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低于总分的60%,科研业绩达到学位授予基本条件三倍),英语水平可不做要求。